学校安全工作的落实,可以确保学生在校健康成长;我们教师在肩负这个重任,任重而道远。教师们敬业爱岗,任劳任怨地担负学生在校安全管理保护人的职责。然而,由于各种主观和客观原因,学生在校伤害事故仍然层出不穷,并成为社会热点问题。为了加强学生在校安全工作,减少伤害事故的发生,我们对学生在校伤害事故的含义、产生原因、规律、危害和预防进行阐述。
一、学生在校伤害事故的原因发生:
1.学生方面原因:学生长身体阶段是非分辨和自控能力差,他们的好动、好斗、好奇心强,常常会做出让你意想不到的事;例如:三个小学生一起玩,其中两人玩得亲热一点,那么第三个他不服气,认为他们在欺负他,这个时候会怎样…有几种可能,走、打、找人来打,还有玩各种各样的游戏。
2.学校方面的原因:
(1)学校不重视,以应试教育为中心,认为安全是某某人管的,忽视了安全在每个学生身上的重要性。
(2)教师日常管理,对安全管理意识差或存在消极心态。
这些因素都是构成学生在校伤害的直接或间接原因。
3.政府方面原因:经费、设施、设备投入不到位。
4.家长方面原因:只关心学生的学习,又缺乏安全意识,过分袒护子女不良行为。有的学生在校伤人,受到教师批评,家长不仅不配合教师工作,反而指责甚至殴打教师,“有背景”的学生,无人敢管。
二、学生伤害事故的发生是有它的规律性:
1.可重复性:通常是在不同场合重出现。“你不交作业,不要上课了,不准进课室”、“你老是在班上打架搞事,给我站到外面去”、“你又迟到了,不准进课室”…
2.可预防性:你通过对可重复性的理解,防止那些过激和有威胁的言词出现。
三、学生伤害事故发生的危害性:有如下几个方面
1.给受伤害学生及其家庭造成巨大损失。伤残或失去宝贵的生命。
2.给学校带来经济损失和名誉损失。在校园出现伤害事故,家长角度看就是学校责任,他会提出赔偿要求。当达不成协议,他会利用新闻媒体介入,这样学校的声誉受到损害。
3.给教师带来重大损失。教师课堂教学不合理或体罚学生造成伤害,这损失可是大家都会想到的。
4.给受伤害学生的家庭带来经济负担。不单给学生家庭带来精神上的压力,更大的还是经济上的负担。
四、学生伤害事故的预防:
1.教育学生养成安全意识(把它作为一门学科),深入课堂教学,做一个对学校安全教育负责任的管理人,通过学校常规教育和案例引导学生对安全防控有正确认识。
(1)教育学生进入校园不推、不追、不跑、不打闹,养成校园安全文明好习惯。
(2)教育学生上下楼梯靠右走,不爬栏杆和扶手。
(3)教育学生进入课室要按位就座,不拿文具、扫把、门窗当武器,相互追打。
(4)教育学生课间休息不许追逐奔跑及玩危险游戏。
(5)教育学生走出校园要红绿灯、不挤车、不穿越行车道。
(6)教育学生在放学途中要有高度的警惕性,提防给坏人利用。
2.学校制定严格的安全管理体系:
(1)学校领导要高度重视,因为安全无小事。
(2)要组织教职工学习各项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学校安全工作的重要性。
(3)安保处通过晨会、班会教育学生增强安全意,提高学生自我保护意识。
(4)学校法人与教职工签订安全管理责任书,落实责任制。
(5)组织师生认真做好安全逃生的演习,提高自救能力。
(6)教师是班级安全管理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对班级安全工作有直接的管理责任(包括学生在校的学习活动)
(7)落实做好校园安全警示标致、安全出口标致及应急灯光的安装。
(8)学校设备、设施:符合学校教学要求,组织师生熟悉和使用各种消防器材。
3.与家长保持沟通和联系:
(1)保持与家长的良好沟通;家长往往是只注重学生的学习,在他们心中安全是学校的事(家长搞不清楚学校安全工作是以学生为主体),有的家长不了解自己小孩在学校的坏习惯。
(2)了解学生在生理和心理上的特点;对自己班上有暴力倾上的学生要做跟综工作,这类学生要和家长有联系、有记录。
(3)每学期给家一封“致家长一封安全信”;让家长了解学校对安全管理重视,让家长从多渠道获得安全信息,从于进一步配合学校,做好学生安全保障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