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研究背景
1、研究现状
小学生语文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既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学生“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是指教师和学生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活动客观规律为基础,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特点为出发点,运用一定的教学策略,用尽可能少的精力、时间以及物力,争取最佳的教学效果,促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而怎样才能达到有效教学需要教师掌握有关的策略性的知识,需要我们进行研究。
基于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实效、有效、高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研究已普遍引起关注,受到大家重视。“有效性”理念的提出源于二十世纪上半叶的教学科学活动。在美国,几乎各个州和各个学区都有自己的课堂教学有效性标准,有些大学还专门成立“教学有效性委员会”。对于阅读教学有效性我国目前也有很多研究课题,这些课题分别从教师素质、教材、课程、评价、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研究。虽然国内外对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都有所涉及,但国外的不符合我国国情,国内的都另有侧重,缺乏对课堂教学有效性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所以,本课题研究可以填充这方面的空白,补充和完善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2、存在问题: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所占的课时多,教师花费的心血大,但教学的实际效果却不尽如人意,还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费时多而收效微”的状况。究其原因,存在着许多与新课程理念和教学有效性不适应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不少教师不厌其烦地对课文内容进行详细的讲解和说明,存在着严重的高耗低效现象。因而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探寻有效教学的模式迫在眉睫。
在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背景下,语文教学打破了传统的沉闷,课堂教学发生了很大变化,语文教学的“重头戏”——阅读教学也走向了开放、自由和活跃。可是由于对新课程新的阅读教学理念不能透彻理解,教师并没有抓住阅读教学的本质特征,策略不合适,虚化现象比较普遍。热热闹闹走过场,认认真真搞形式,著名作家吴伯箫曾经这样评价阅读教学:“把课文都讲‘肿’了”。教学中没有层次、没有点拨、甚至没有要求,不重视对教材进行有机整合。基于以上问题,探索“轻负高效”的语文教学之路更需要进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二、研究意义
本课题研究立足于广阔的时代背景,依托开放的社会环境,从小学语文教学的性质和特征出发,引进语文课程标准理念以及当代先进的教育教学思想,以“有效性”作为切入口,努力构建有效阅读教学模式。其价值与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从语文教学改革来讲。 新时期课程改革的首要目标是高效减负,保证学生能够更加有效地得到发展。所以,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当前深化课程改革的根本要求和关键所在。
(二)、从推动教师队伍的建设来看。打造有效课堂的核心要素是老师,需要教师不断提升自身素养,不断更新教育观念,不断进行自我反思,追求真正为孩子成长、发展的课堂。因此,研究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对推动教师队伍的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
(三)、从语文教学来看。对于课堂有效性的研究教师在教学时既不能跟着感觉走,又不能简单地把“效益”理解为“花最少的时间教最多的内容”。教学效益不取决于教师教多少内容,而是取决于对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综合考虑的结果。因此,要想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就要发挥出课堂教学的实效和有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
(四)、从学生发展来看。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是教师通过目标明确的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学业上有所获,有提高,有进步。也就是说,不管学生的语文基础怎么样,教师心中都要有一种“全人”发展的观念,努力促使自己的课堂能使每一个人都能得到应有的发展。因此,从发展观的角度来看,需要有效教学。
三、研究目标
1、探寻影响有效教学的各种因素,总结出小学高段语文有效教学着手点。
2、寻求有效教学的途径,总结出小学高段有效教学的策略、方法。
3、通过对课堂教学的大量实践、观察、分析、总结,构建小学高段语文有效阅读教学模式。
4、通过研究加强有效教学在实践中的运用,指导和改进教学实践,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5、提高实验教师研究教材和处理教材的能力、搜集和分析有关教学信息的能力,提高教师的教科研水平,
四、研究内容
(一)研究对象
小学五、六年级学生。
(该课题将紧紧围绕《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阅读教学的具体要求进行研究,切实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效性。为了提高研究的系统性与针对性,拟重点进行如下研究:二)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课前准备工作有效性的研究:备课的有效性、预习的有效性。
2、课堂操作有效性的研究:教学内容的有效性、提问的有效性,拓展的有效性、练笔的有效性、语言的有效性等。
3、教学环境的有效性研究:合作的有效性、评价有效性、情境创设的有效性等。
4、课后有效性的研究:作业的有效性;
以上内容,由各组员结合本班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性多个进行研究。
五、创新之处
本课题研究项目的可能创新之处: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的背景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研究、策略研究、案例研究才刚刚起步,许多问题还亟待研究解决。选题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属当前课程与教学论研究中的一个新的方向和新生长点,具有进一步研究和广阔开发前景,是我国课程与教学改革中的理论建设和实践尝试所急需的问题。
六、研究思路
本课题决定以学生发展为目标,以阅读教材为载体,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以阅读教学效益为核心,以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提升为重点,探索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途径与方法。
七、研究方法
本课题根据不同阶段将文献研究法、观察法、调查问卷法、行动研究法等科学研究方法综合运用,以期达到最佳研究效果。
1.前期研究内容主要采用观察法、调查法、文献研究法等,从多角度收集资料,分析影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及评价的因素,找准突破口。
2.具体研究阶段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深入课堂弄清当前课堂教学现状,从中发现问题。为解决问题,为探索和改进当前课堂教学现状提供相关依据,以便有针对性地研究;通过课题理论学习,教学过程的检查、组织教学评价等活动,检验研究成果,探讨新的研究重点和方向;采用个案研究法,通过跟踪具体的教学案例,进行调查分析,了解教学的方法,便于针对性地研究。
3.总结阶段,采用抽样调查法,评价学生素质和教师专业发展情况;采用经验总结法,在课题研究的各个阶段不断进行回溯研究,最后形成研究报告。
八、技术路线:
教学理论——教学模式——教学策略——教学方法——教学实践——教学反思
九、实施步骤
实施的步骤设计(含年度完成工作指标)
1.准备阶段(20013.10—2013.12):
精心挑选与组建研究队伍;进行资料收集、整理并编撰成册;加强培训、指导理论学习;大面积调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分析阅读教学高效或低效的特征,完善方案设计;文献探讨,确立课题并加以论证,完成课题研究方案。
2.实验阶段(2014.01—2014.10):
课题组成员进行早期研究,同时进行个案研究与行动研究,完成中期实验报告,并有一系列论文发表。主要任务:一是深入课堂,通过听课、评课等教研活动,编写典型案例,发表相关论文。二是完成有关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阶段实验报告。
4.推广阶段(2014.11—2015.01):
进行验证性研究,邀请相关专家商讨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的对策。发表相关学术论文,综合研究的实践性成果及理论性成果。
5.结题阶段(2015.02—2015.03):
进行研究结论的最终论证,组织专家鉴定会,全面推出研究成果,推出理论性成果及实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教育部
〔2〕《有效教学》肖成全等编著
〔3〕陈德厚:《新概念——有效教学》
〔6〕佩尔.蒂埃著《成功教学的策略—有效的教学实习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