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强化教师队伍的管理,深化师德师风建设,持续按照师德师风“六个一”专项行动要求,抓好师德师风教育培训,2024年3月25日下午,汉师附小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陈建明主任,为全校两校区230余名教师作了以《开窍 开悟 觉醒——以心理学开窍理论谈师德师风建设》为主题的师德师风警示教育专题讲座。陈主任围绕“开窍”理论及其对师德师风建设的启示进行深入探讨,旨在引导广大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职业道德观。
讲座伊始,陈主任通过引用孙悟空的形象,巧妙地引出了“开窍”这一概念。他解释道,“开窍”不是指智力或能力的提升,不是突然有了兴趣,有了内驱力。“开窍”是思想与行为上的顿悟,是认知、情感上的幡然觉醒。这种转变既包括学习上的“开窍”,也涵盖社交和兴趣上的“开窍”。“开窍”并非自然而然的过程,需要引发事件,需要人工干预,突显了“开窍”在个人成长中的重要性。
接着,陈主任带领全体教师探讨“兴趣是不是最好的老师”来拆解“兴趣”理论,比对了中西方教育在培养学生终极目标上的不同,指出兴趣虽然是学习的动力源泉,但并非万能的。他强调,兴趣需要与坚持和努力相结合,才能形成持久的动力。
随后,陈主任在谈到开窍和不开窍的状态时,说明了两者之间的区别。不开窍的状态以兴趣、自我为中心,学习效率不高,不懂得换位思考,说到做不到,容易陷入享乐主义的泥潭。而开窍的状态则表现为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挑战的勇气,能够用强大的自控力主动克服困难和挫折,有家和团队的集体意识,从而获得强烈的被需求感,让其即使在不喜欢的领域也能投入努力,实现自我蜕变成长。
为了进一步阐释“开窍”理论,陈主任列举了一系列案例。其中包括一位15岁的少年沉迷于网络游戏并花费大量金钱,这反映了他尚未“开窍”的状态。另一方面,董宇辉、张雪峰和俞敏洪等教育界人士的成功故事,展示了他们如何克服困难,实现个人的开窍。
陈主任还提出了一个“开窍公式”,该公式强调了自控力、抗挫力、主动思维、被需求感以及明确的目标和良好习惯的重要性。这些元素构成了教师专业成长的基础,也是师德师风建设的关键。
接下来,陈主任详细分析了两个严重违反师德师风的案例——上海某高中教师的不当行为和湖南某教师对学生施暴事件。并且通过推己及人、反求诸己,带领全体教师反思我们身边发生的几起违反师德师风的案例,这些事件不仅损害了教师的形象,也对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不良影响。在深入反思这些事件的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破窗效应、墨菲定律和羊群效应在其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通过对这些案例的剖析,陈主任提醒教师们要时刻警醒,避免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并强调了教师成长中“厚积薄发”的理念。他指出,作为教师,我们需要不断积累自己的自控能力、抗挫能力、主动思维和被需求感,才能在教育事业的道路上走得更远。而“薄发”则是将这些积累转化为明确的目标和良好的习惯,为学生的成长和社会的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最后,讲座以一段人民教育家于漪《关于为师之道:对待孩子要丹心一片》的视频作为结束,强调了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价值。全体教师一起朗读了教师的职业道德守则,以示对教育事业的承诺和对高尚职业道德的尊重。
此次讲座不仅让广大教师对“开窍”理论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为大家提供了实用的方法和策略来提升自身的师德修养和专业素养。许多教师表示,他们将把所学所得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努力成为开窍的教师,牢固树立“知敬畏 存戒惧 守底线”的政治意识,为学生的成长和社会的繁荣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