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7年,王淦昌出生在江苏省一个中医家庭。4岁时,父亲去世,13岁那年,母亲也撒手人寰,他靠着放羊维持生计,补贴生活。但即使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他依然没有放弃学习。1925年,王淦昌成为清华大学第一届本科生。
1930年,王淦昌前往德国柏林大学留学。在德国柏林大学,王淦昌师从物理学家迈特纳女士。迈特纳是世界核物理学的先驱,被爱因斯坦称为才华比肩居里夫人的女科学家。但在王淦昌身上,迈特纳竟然犯了一个固执的错误。
一天,王淦昌听完一个学术报告后,灵感突然闪现,想到了一个新的实验方法。他欣喜万分两次向导师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可都遭到了迈特纳的拒绝。然而,就在1931年,英国人查德威克却采用了与王淦昌类似的实验方法发现了中子,并由此获得了193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虽然错过了诺贝尔奖,但是王淦昌并没有气馁,而是继续前行,还把学生时代的这个教训,时时记在心里。这个遗憾也成为他之后教书育人,科学研究的一面镜子。
1934年,在德国取得博士学位后,27岁的王淦昌毅然选择回国。这让他的同事很不理解,“科学没有国界,中国那么落后,没有从事科学研究的实验条件,你为什么还要回去呢?”王淦昌坚定地回答道:“正如巴斯德所说,科学虽然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是有祖国的,我的祖国正在遭受苦难,正需要我回去!”就这样,王淦昌放弃了国外优越的条件,返回了祖国。
1929年,国际物理界提出了一个著名的中微子存在假说。但是在长达十多年的时间里,并没有人能够用物理实验来证明这一假说。在流亡路上的王淦昌,依据自己的判断,提出了一个验证中微子存在的实验方法。然而,在战火连天的环境下,王淦昌没有办法亲自做实验,所以就只好把自己的建议和方法整理成论文发表。1942年1月,美国《物理评论》杂志刊登了这篇论文,引起了全世界的轰动。王淦昌提出的实验方法确立了中微子存在的基础。1953年,美国科学家莱茵斯在核反应堆中,第一次捕捉到了中微子,因此在1995年获得了诺贝尔奖。在很多国际物理学家的眼里,王淦昌完全有资格分享这个世界大奖。但是他的想法却和别人不同,“我非常高兴,荣誉就应该归于最后从实验上去测到中微子的人”这是王淦昌第二次与诺贝尔奖擦肩而过。
1961年4月,王淦昌接受一项新的任务,他被告知,一旦接受这项新任务,就必须放弃所有名誉和地位,断绝一切海外联系,并且要做好隐姓埋名一辈子的准备。此时,王淦昌已经在国际物理学界功成名就,关于高能粒子的研究也正如火如荼地展开。突然之间让他放弃这一切,去重新开辟一个未知的领域,对于一位治学严谨的科学家来说,这是一次重大的抉择。但他只是稍微沉思了片刻,就铿锵有力地回答:“我愿以身许国!”
从那以后,那个大名鼎鼎的物理学家王淦昌化名“王京”。王淦昌在国际物理学界消失了整整17年......甚至连他的妻子和儿女,都不知道他去了哪里,在做什么,只能通过写信来保持仅有的联系。当他的孩子问妈妈:“爸爸去哪里了?”他的妻子只能苦笑着回答:“爸爸在信箱里”。
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这个来自东方的巨响,震惊了整个世界。很少有人知道,在这朵蘑菇云的背后,有一位隐姓埋名的老人。此后王淦昌又秘密参与了我国第一颗氢弹的研制。1967年6月17日,中国第一颗氢弹也爆炸成功!要知道从原子弹到氢弹,苏联用了4年,英国用了4年7个月,美国用了7年4个月,而中国,仅仅用了2年8个月!
1999年9月18日,国家公开表彰了23位“两弹一星”元勋,王淦昌终于得到了这份应有的荣誉,他的名字也终于被公开。可惜这时的王淦昌已经不能亲自登台领受这份无上的荣誉了......因为他早在1998年12月10日,因病在京逝世,享年91岁。
这就是只要祖国一声召唤便能放下研究,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王淦昌;这就是三次与诺贝尔奖擦肩而过,却越挫越勇,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王淦昌;这就是不顾个人得失,隐姓埋名17年,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王淦昌。
我们国家还有许许多多像王淦昌一样的科学家,他们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科学奇迹,挺起了中国的脊梁,锤炼并形成了独有的精神品质。这种精神品质有一个响亮的名字——科学家精神。
队员们!习爷爷在给新安小学的回信中教导我们:以英雄模范人物为榜样,树立理想。让我们牢记习爷爷的教导,从小立下报国之志,把人生理想融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奋斗中。让我们像海绵吸水一样学习知识,锻炼能力,为建设强大的祖国而贡献力量。
今天的节目就到这里,感谢大家的聆听,我们下期再见!